三十岁的赵刚在五金厂拧了十年螺丝,每月工资勉强糊口。看着新来的大学生技术员小王,用电脑就能解决生产难题,还总被厂长叫去开会,他心里满是不服:"不就是多读了几年书,干活还没我麻利!"
直到工厂引进自动化设备,赵刚面对满屏代码手足无措,而小王很快掌握操作,甚至优化了生产流程。裁员名单公布那天,赵刚攥着辞退信站在车间门口,听见小王正给同事讲解设备原理,那些陌生的术语像针一样扎进他心里。
失业后四处碰壁,赵刚只能去工地搬砖。偶然间,他在图书馆看到编程入门书籍,想起小王说过"代码是新时代的语言"。白天搬完砖,深夜的出租屋里,他就着昏黄灯光啃书本、敲代码。三个月后,他竟在网上接起了简单的编程外包工作。
如今的赵刚在科技公司做技术支持,工位旁堆着《算法导论》。他常对工友说:"读书不是万能钥匙,但它像给大脑装了导航,不读书,很多机会就算摆在眼前,你也找不到打开的路。"